“穷不走南,富不去北”,曾经是老北京俗语,放到现代还适用吗
发布日期:2020-06-11 浏览次数:
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我们继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,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,这些都是先辈智慧的结晶。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语言、美术、文学、音乐、舞蹈等,而文学中的俗话俚语虽然不够雅致,但因为简单易懂而被广泛传播。这些俗语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和美好愿望,具有趣味性和地方特色,其中“穷不走难,富不去败”就是其中之一。
“穷不走难,富不去败”最早是“穷不走南,富不去北”的说法,最早在北京城流传。在清朝时期,满人攻入北京城,形成了满族贵族、明朝贵胄、富人、穷人等不同阶层。为了管理方便,新的统治者将北京城的人根据身份分居不同区域,满人贵族多住在北京城的西面,富人住在东边靠近大运河的地方,而南面则是普通百姓和贫民居住的地方。
当时形成的“东富、西贵、南贫”说法,告诉人们当一个人陷入穷困时,就不要往南边去了,因为南边都是穷人和贫民,去了也不会有出路,只会让自己更加穷苦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北京已经没有了东富、西贵、南贫的地域划分,“穷不走南,富不去北”的意义也有所转变。如今,“穷不走难,富不去败”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,被用来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谨慎和理智。
对于贫困者而言,短期的贫穷也许并不会让他们失去希望,但是长期贫困下的绝望很容易让人产生极端想法,甚至是触犯法律的想法。因此,“穷不走难”提醒我们,即使在困境中也不能走上错误的道路,不能用错误的方式去摆脱贫困。贫穷并非一天之间形成,摆脱贫困也需要时间和努力,正确的方向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实现梦想的途径。
富人则需要谨慎,不能因为富有而胡作非为。发家致富需要经历许多辛苦和困难,有些财富是数代人辛辛苦苦积累而来的,但也有俗话说“富不过三代”,富贵并不是一劳永逸的,需要时刻保持警醒,避免铺张浪费。
不仅个人和家庭需要警惕,整个国家也需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历史上有很多败家子和败家政权,因为欲望导致财富和权力的消耗,结果家破人亡。现在有些国家也因为贪婪而走上错误的道路,比如一些国家为了赚钱不惜侵犯他国的利益,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困境。这些例子都教训我们,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,都应该保持正确的价值观,以理性的思维对待财富。
穷人和富人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,贫富差距也难以消除。因此,“财不走急,富不去偏,穷不走难,富不去败”这句俗语将永远适用于我们。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,我们都应该保持正确的价值观,不要贪婪和盲目追求富贵,更不能因贫困而走向极端。只有用正确的方式对待金钱,我们才能过上真正富有的生活。